限塑令的落地实施,无疑为生物降解材料的相关产业带来了利好。目前,由乳酸作为原料合成的聚乳酸(PLA)成为主流可降解塑料产品之一,应用于食品包装、农用地膜等多个领域。金丹科技在掌握上游原料的同时,也开始布局下游聚乳酸的推广应用,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全球乳酸前3强金丹科技布局1万吨PLA项目


在上下游产业连接上,金丹科技地处河南周口,位于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附近。玉米作为乳酸的主要原材料,其成本占公司乳酸及乳酸盐类产品生产成本的比例较高。金丹科技凭借地缘优势,上游的原料供应相对稳定。


另外,乳酸的应用广泛,客户种类广,除了蒙牛、双汇等食品饮料行业的知名客户外,医药、饲料、酿酒、以及由乳酸聚合形成的聚乳酸在生物新材料领域都会产生较为广阔的新增市场需求。


史上最强“限塑令”来袭,乳酸龙头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金丹科技作为目前国内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乳酸及其衍生物的产能为12.8万吨,国内产能占比达41.6%。目前,在全球乳酸及聚乳酸市场上,产能超过10万吨的企业共有三家:分别为荷兰科Corbion-Purac公司、美国 NatureWorks 公司及金丹科技。已经进入到规模化的生产状态的金丹科技,随着之后产能的进一步布局,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金丹科技早已开始布局塑料替代市场。金丹科技的两个募投项目,一个为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另一个为年产1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该举动也能从侧面说明,未来公司将加大对乳酸上下游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及研发投入。


全球乳酸前3强金丹科技布局1万吨PLA项目


其中,金丹科技年产1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可以看出,公司的主营业务开始向下游聚乳酸领域延伸,以此来实现乳酸类产品在可生物降解新材料领域内的应用。如若项目推进顺利,金丹科技的产品线将得到进一步丰富,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厚公司业绩。据国海证券研报预测,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贡献 1.72 亿元营业收入和 7853 万元的净利润。


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丙交酯生产线进行调试


乳酸生产的技术门槛较高,近年来,金丹科技在重点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巩固和维护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17年至2019年,金丹科技主要用于乳酸、乳酸盐、乳酸酯和聚乳酸等项目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2,499.94 万元、3,054.77 万元和 3,331.37 万元。


全球乳酸前3强金丹科技布局1万吨PLA项目


据其招股书显示,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金丹科技研发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平均值。除此之外,金丹科技现有授权发明专利28项,省级技术鉴定的科研成果9项,行业技术壁垒较高,盈利能力较为稳定。

关注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在“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的生产环节中,作为中间体丙交酯的研发难度高,国内外掌握此项技术的公司少之又少。国内企业中,目前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已具备聚乳酸量产技术,但产能依然有限。


2020年11月29日,据金丹科技发布的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丹生物”)的丙交酯项目已于投料试车。金丹生物是由金丹科技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共同突破乳酸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其中,“生物质有机胍催化法合成光学纯L-/D-丙交酯的工艺方法”和“一种粗品环酯纯化制备高纯度环酯的工艺”两项专利,填补了技术空白。金丹科技在技术方面不断提升,将研发成果利用于生产实际,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乳酸前3强金丹科技布局1万吨PLA项目

文章来源:河南商报


艾邦建有生物降解塑料微信交流群,金发、海正生物、吉林中粮、蓝山屯河、中石化、九江科院、金晖兆隆、恒力石化、光华伟业,禾尔斯、科碧恩等企业已加入,欢迎加入一起交流探讨!

全球乳酸前3强金丹科技布局1万吨PLA项目


推荐阅读:


活动推荐:
全球乳酸前3强金丹科技布局1万吨PLA项目


阅读原文即可在线报名

作者 czy